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两尊女俑映汉风
两尊女俑映汉风
  

张峰  马啸

       摘要: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的两件西汉彩绘跽坐陶俑,通过对其造型、服饰、质地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窥见西汉社会发展水平和当时人们的艺术追求特点。

       关键词: 彩绘跽坐女俑; 西汉;三门峡

       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随葬的人形明器,由古代人殉演化而来,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消亡于清代初年,有数千年发展历史。因其塑造对象多以当时人物为原型,所以俑也是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生活习俗的重要参考。作为随葬品的俑,汉代是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陶俑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其样式和制作手法较秦代都有明显区别,呈现出小巧、精致、生动的特点。其塑造对象更加丰富,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藏有两件西汉彩绘跽坐陶俑(图一、图二),充分反映了汉代陶俑的特点,极具“汉风”色彩。

 
图一(正面)
 
图一(背面)


图二(正面)
 
图二(反面)
       图一,1992年9月出土于三门峡市立交桥四号汉墓[1],通高36厘米,跽坐式,黑发红唇,面部五官较为清晰,宽衣大袖,细束腰,通体施白衣,额部沿发迹线有一凹线,眼、眉用黑线描出,其头、手、身体分制,中空,可插接,手已不存,大部彩绘及外部白衣脱落,泥质红胎。
       图二,1996年6月出土于三门峡市湖滨路七号汉墓[2],通高37厘米,跽坐式,面部五官清晰可辨,宽衣大袖,细束腰,通体施白衣,头部施黑彩,发髻清晰可辨,眼、眉用黑线描出,涂红唇,手为外接,现已不存,部分彩绘及外部白衣有脱落,泥质红胎。
       这两尊陶俑虽出土墓葬不同,但造型极为相似,应属同一时期的陶俑。根据发掘报告,两座墓直线距离只有400米左右。从墓葬形制以及其随葬品来看,均与洛阳烧沟汉墓中第三期(西汉晚期)的墓葬形制及随葬物品相似,据此可以判断两尊陶俑的年代为西汉晚期[3]。
      从这两尊俑的类型来看,应为侍俑或为娱乐俑,残缺的双手似乎在向主人呈送某种物品,亦或者是在演奏某种乐器。也正因为这样的残缺,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虽没有完整的肢体,没有华丽的衣饰,但那恬淡优雅的仪态,俊美文静的面庞,打动着每一个面对它的人。
       首先来看这两尊陶俑的发髻:它们头发全部向上梳拢,发髻有明显不同。图一发髻样式简单,未有隆起,正面背面都较为平整且紧贴头皮,无特殊造型。图二样式较为复杂,且有隆起,正面看头部前端因挽有一绺头发,故隆起明显,背面则挽成数个包状造型盘于后脑上。这不同的发髻造型,很大程度上与其身份有关,因为汉代女性的发型、服饰有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区分,身份等级高的一般发髻较高。这与当时汉代上层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当时的贵妇们喜欢用不同的发髻样式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但到了西汉晚期,“高髻逐渐在上层贵族妇女中流行开来”[4]。《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记载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5]。可见东汉初期,当时社会生活风气上行下效之风的严峻,高髻、广眉、大袖这些原本被视为京城中贵族夫人们特有的衣着装扮,在百姓中广为盛行,达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这一度为当时奢靡社会生活风气的写照。
       其次来看这两尊陶俑的面部,撇开其它元素,单从面部总体轮廓来看,图一感觉比较健硕,有阳刚魁梧之感,故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尊男性陶俑,而图二则精致娇小,透着女性的温柔娇美。由于年代久远,图一面部特征较为模糊,隐约可见的眉毛、鼻子、嘴唇等与图二较为相似。图二面部特征清晰可辨,浓眉上翘,呈外“八”字,鼻形较大,鼻梁挺拔,嘴唇施红彩,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女性的面部装扮,其眉毛和嘴唇是她们化妆时重点突出的对象。
      最后来看这两尊陶俑的身形及着装,它们呈跽坐式,双手搭于两腿内侧,身体微微向前弯曲,窈窕的腰身自然显露。在西汉两百多年间,是以瘦为美的,崇尚骨感的身型。这在“环肥燕痩”的成语典故中就有体现,此处的“燕”指的是西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其体态清瘦,善歌舞。这也是这两尊陶俑给人的直观感受,试想它们起身走路时,一定会像轻风拂柳一样婀娜多姿,玉树临风一般温婉轻盈。从两尊陶俑的着装看,一袭古朴飘逸的深衣,秉承楚俗汉风的清雅。在西汉,深衣是上至诸侯,下至庶民都可以穿着的礼服,看似宽袍大袖,深藏不露,却恰恰实现了人们对形体美的追求。它上下连缀,长及脚踝,衣身紧窄,凸显女性的线条,衣长及地,又让她们玉足轻裹,那衣摆曳地铺开,与细细的腰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如西汉诗歌中描述的那样,“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色彩美、服饰美、造型美,是这两尊陶俑传递给我们的视觉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定与繁荣。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人们摆脱了战乱,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开始了美的追求,发髻的样式、面部的装扮、服装的款式、体型的标准等等都是他们追求的。西汉中晚期,陪葬的陶俑也不再限于王侯将相的墓中,普通地主的墓葬中随葬的陶俑数量逐渐增加,俑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西汉初期的军队俑,侍仆俑、娱乐俑、劳作俑等大量增加且日益丰富,特别是彩绘陶俑的出现,更加体现出西汉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些彩绘陶俑已经完全摆脱了“秦风”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它不同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大气恢弘,也有别于动态十足带有浓厚民间生活情趣的东汉陶俑,而它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带有小巧柔美审美特征,通体散发出宁静含蓄的柔婉之美。
      《荀子•礼论》说:“丧礼者,如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意思是说: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这就是古人厚葬观念中及其重要的内容。西汉人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其墓葬中随葬陶俑的数量、类型等较为丰富,涵盖了生前的吃穿住行玩,正所谓“死者在世时享受了一生,死后仍然可以女仆成群,一呼百应,声色犬马之好,罗列左右,赀财富足,取用不匮地享用”[6]。陪葬陶俑的主要塑造对象主要为社会下层人物,极具生活性,如仆役俑、侍俑、娱乐俑等,它们的形象动态“不像陵墓雕刻和佛教造像那样要受一定规范的限制,而是比较自由”[7]。这主要是因为塑造这些陶俑的匠人们,其身份和这些塑造对象同属一个阶层,在描绘陶俑形象和手法时就更加得心应手,其看到的陶俑才会如此的栩栩如生。
      总之,两尊陶俑造型简练,均分体制作,然后加以拼接,用较为夸张的方法来凸显其体态特征以及面部装扮,特别是彩绘手法的加入,提升了陶俑的活力,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当我们今天观赏时,也许会因这些脱落或暗淡的彩绘而心生遗憾,但仍能“让我们体验到简恬的优美和单纯的抒情所带来的非凡艺术魅力”[8]。这两尊汉代彩绘陶俑,经两千年岁月流转,虽已经变得斑驳甚至残缺,但那夸张生动的描绘手法、完美的造型、独特的风格却仍能吸引现代人的目光,其展现的艺术灵魂将永远驻留在人们心中。
 
参考文献: 
[1]三门峡市立交桥西汉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4,(1):12-21.
[2]参见杨海清.许海星.赵小灿撰写的《三门峡市湖滨路汉墓发掘简报》,该件陶俑考古发掘编号
为M7:4.许海星.李书谦主编.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9:56-60
[3] 参见《三门峡市立交桥西汉墓发掘简报》、《三门峡市湖滨路汉墓发掘简报》
[4] 王晓丽.浅谈汉代妇女发髻[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9):169-169
[5]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5:853
[6] 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3:4
[7] 刘冬雪.质朴•传神•美好——汉代陶俑艺术特点[J].中国外资,2010(01):199
[8] 高峰.浅析汉代陶俑的造型特点及影响[J].陶瓷研究,2004(01):24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