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博研究 > 三门峡出土汉代陶鸮壶赏析
三门峡出土汉代陶鸮壶赏析
  

 种坤

【摘  要】鸱鸮长期以来因声音、形貌、习性而被视为丑恶的不祥之鸟。它虽与汉代推崇的忠孝伦理相悖,但因其丑陋凶悍又是捕鼠能手故被制成鸮俑(壶)随葬墓中,以发挥镇墓避邪、储藏粮食的功能,从而形成汉代独特一时的随葬习俗。鸮俑(壶)不仅折射出汉代孝治天下的思想,更是西汉移民实边的实物见证。三门峡地区出土的三件汉代陶鸮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让我们一窥当时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关键词】鸱鸮;汉代;鸮壶;釉陶 

       鸱鸮,俗称猫头鹰,古人称之为鸮(枭)、鸱枭等。西汉初年,随葬鸮俑(壶)的风俗在河南地区发端,并传播至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地区,鸱鸮俑(壶)也成为汉代中小型墓葬中特殊的随葬品。上世纪80、90年代,三门峡地区先后出土了3件汉代陶鸮壶。这三件陶鸮壶壶体圆润饱满,鸮形塑造精致写实,反映了汉代独特的随葬习俗。
       现藏于灵宝市博物馆的一件东汉绿釉陶鸮壶,通高18.3厘米,1985年灵宝市尹庄镇浊玉村砖厂出土。鸮壶平底,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蹲状鸮形,两腿直立,双目圆睁,注视前方,圆耳,喙短粗且前端成下钩状;尾部垂地,身体部分塑出双翅和爪,胸前和双翅塑有竖条状羽毛纹饰,造型栩栩如生。鸮头与鸮身以子母口相连,鸮身即壶体,头部即壶盖,皆内部中空,可转动盖首或与壶身盖合(图1)。
 
图1汉代绿釉陶鸮壶

       1992年9月,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209国道三门峡段与三门峡市崤山路交叉口立交桥抢救性发掘一批古代墓葬,其中有2座汉墓,一座编号为M4的西汉晚期墓葬出土1件汉代绿釉陶鸮壶。该壶通高26厘米,平底。蹲式鸮形,双眼圆睁,尖钩喙,尖耳竖起,似在警戒,翅、尾紧贴于体自然下垂于地,羽纹用阴线刻出,头顶两立耳间有小圆口。泥质红陶,通体大部分施绿釉,眼、耳、啄、腿等部位饰黄褐色釉。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图2)。
 
图2汉代绿釉陶鸮壶

       1996年6月三门峡市开发区滨湖路工地发掘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有两座汉墓,一座编号为M19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了1件汉代彩釉陶鸱鸮壶。该壶通高18.5厘米,红胎黄绿釉。头部、腹部、腿部施以黄褐釉,背部施黄绿褐釉,双翅为绿褐釉,尾部施褐釉,壶底为平底。壶体造型呈蹲座状,双目圆睁,双尖耳竖起略不对称,壶口在头顶两立耳间,尖勾喙,两腿直立,尾部着地,背部和前胸羽毛用圆圈纹钩出,双翅突出且用宽大弧线阴刻,腿部阴刻线条,造型栩栩如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图3)
 
图3汉代彩釉陶鸱鸮壶

       鸮俑(壶)最早出现于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较为流行,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年消失。该类随葬品较为少见,性质也较为特殊。根据目前公布的考古资料,汉墓中出土的鸮俑(壶)数量不是很多,约有120多件,分布区域也不是很广泛,相对集中于河南、山西、内蒙古地区,山东、宁夏等也有零星发现。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汉代随葬鸱鸮俑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鸱鸮性情凶猛,长相丑陋,且昼伏夜出,随葬在幽冥的墓室中,当有镇墓辟邪、守卫墓主灵魂之用。同时,汉代在儒家伦理哲学的基础上推崇以孝治天下,忠孝成为当时人们奉行的重要准则。鸱鸮食母、食尸的习性使其成为汉人心中贪婪、不洁、不孝的恶鸟。《神异经》曰:“不孝鸟,状如人身,犬毛有齿,猪牙。额上有文,曰不孝,口下有文,曰不慈,背上有文,曰不道,左胁有文,曰爱夫,右胁有文,曰怜妇。故天立此异,畀显忠孝也。”汉代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北山有鸮,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览,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也是汉人视鸮鸟为贪婪丑恶之鸟的佐证。对此不祥之鸟,古人通常采用驱赶、捕杀等办法,汉代更是以之为食、为祭。《岭表录异》载,“鸮大如鸩,恶声,飞入人家不祥。其肉美,堪为炙……《汉书》曰: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以五日食之。古者重鸮炙及枭羹。盖欲灭其族类也。”《汉书•郊祀志》记载,“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张晏注“……令神仙之帝食恶逆之物,使天下为逆者破灭讫竟,无有遗育也。”因此,汉代以鸱鸮随葬,就如同做鸮羹、以鸮祭黄帝一般,欲灭其族,使其不再给人们带来不幸与灾难,也成为汉人奉行孝道的一种体现。也有研究者提出,以鸱鸮俑随葬,可能与事死如生的思想有关。《史记•武帝本纪》引如淳注:“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可知当时将鸱鸮作为食物是较为常见的,以鸱鸮随葬也有为墓主人提供食物的含义。
       西汉早中期墓葬中出现的鸱鸮主要表现为俑,且大多以单数形式出现。这一时期的鸮俑体型较为瘦长,较为接近鸱鸮的形态。但因西汉早中期大量捕杀鸱鸮,导致西汉晚期鸮鸟数量急剧减少,鼠的数量反而增多以至为患,因而西汉中晚期以鸮俑随葬的现象渐少,所见者多为鸮壶。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鸮壶约有60多件,多呈站立或蹲踞式,扁圆脸,敛颈,鼓腹中空,双翅收敛,其功能除镇墓辟邪外,实用性得以增强。内蒙古磴口县金沙套西汉晚期汉墓出土的11件鸱鸮壶内,多残留有谷黍朽壳,说明这种鸮壶具有盛放粮食的实用性。因鸱鸮是鼠的天敌,人们便以鸱鸮的形象制作肥硕中空的鸮壶,以期防范鼠盗食食物,使墓主人在冥间生活富足无忧。东汉初期,出土鸮壶的墓葬锐减,鸮壶(俑)逐渐绝迹。
       鸮俑、鸮壶作为随葬品在不同区域出现及流行的年代不尽相同。张抒在《汉代墓葬出土鸱鸮俑(壶)浅析》一文中,对汉墓随葬鸮俑、鸮壶进行了时空统计后指出,鸮俑随葬习俗最早出现于西汉早期的今河南新乡地区;西汉中期在新乡较为流行并扩大范围到山西侯马地区;西汉晚期出现并流行于内蒙古磴口地区,山东、宁夏等地也有少量发现,而新乡及侯马地区不见。内蒙古磴口地区,西汉属朔方郡临戎县。汉武帝北击匈奴后,移民二万余人戍卫朔方。至西汉中期已有约150万人从内郡迁来屯田戍边,磴口地区发掘出土有鸮壶的墓主人绝大部分应是从内地迁来的汉人,他们沿袭了汉文化的观念和习俗。东汉初年,随葬鸮俑(壶)习俗消失。

       三门峡地区出土的3件陶鸮壶,时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这一时期河南地区出土的鸮壶持续减少。此外,这三件陶鸮壶均施色釉,与大多数素面或彩绘装饰的鸮壶相比极为罕见。因此,它们既是探究汉代鸮俑(壶)分布、演变及性质的实物例证,也是研究汉代施釉陶器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参考文献

[1]张抒.汉代墓葬出土鸱枭俑(壶)浅析[J].考古与文物,2010,(2).

[2]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文物精粹[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3]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立交桥西汉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4,(1).

[4]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社,1998.








(编辑:manager)
文博研究
2003-2014 中国 河南 三门峡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公园内 电话:0398-2890577
豫ICP备14029556号-1